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层 > 王凤楼

王凤楼镇-产业结构调整助农民喜获丰收

2016-09-23 09:13:02 来源:  作者:
摘要:“今年俺们村里种的黏玉米都是根据订单种的,不管收多少斤都是直接从地头上脱粒装袋进了工厂,根本不愁卖,今年风调雨顺的,在加上村请了有技术指导员给俺们当面解决问题,俺们的黏棒子啊个个棒大粒圆,保守估计一亩也得收个1300斤,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王凤楼镇王付亭村的种粮大户戴志涛向笔者介绍到。该镇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如何让农民从地里刨出金子来成为该镇讨论的最多的工作,该镇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市重点打造优质农
本站讯 “今年俺们村里种的黏玉米都是根据订单种的,不管收多少斤都是直接从地头上脱粒装袋进了工厂,根本不愁卖,今年风调雨顺的,在加上村请了有技术指导员给俺们当面解决问题,俺们的黏棒子啊个个棒大粒圆,保守估计一亩也得收个1300斤,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王凤楼镇王付亭村的种粮大户戴志涛向笔者介绍到。该镇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如何让农民从地里刨出金子来成为该镇讨论的最多的工作,该镇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市重点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政策机遇,结合当前精准扶贫工作,重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以“降成本”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点
 
  农业生产提档升级,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该镇以忠锋粮食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业合作社,坚持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播种、统一收割、统一技术服务“五个”统一的合作模式,可实现小麦亩增产100-200斤,同时也最大限度减少流通环节,每亩降低流通成本30-40元,利用烘干机将粮食烘干减少水分,每斤可比市场价格高0.1元,并建有大型粮食储存仓库,代收、代存粮食,避免因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农民收入。合作社的成立节约可成本,减少了浪费,确保农产品保值并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达到了合作共赢的目的,大幅度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以“集约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
 
  扎实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积极促成平原县史丹利鑫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该镇王付廷村开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高产示范创建项目,该项目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1200余亩,农民摇身成为“地主”,收入有了保障。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解决了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及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使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以“调结构”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
 
  该镇积极为产业结构调整遴选产业项目,努力拓展产业发展的新路子,镇党委书记带领机关干部前往日照东港考察蓝莓种植项目、济宁鱼台考察毛木耳、芦笋种植项目。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镇,该镇以传统的玉米和小麦种植为主,存在大量的菌袋所需的玉米芯,种植毛木耳可以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这使得该镇在种植毛木耳方面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最终确定发展培植食用菌及芦笋种植扶贫项目,该项目以龙头企业德州市顺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实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该项目公司投资500余万元,其中申请金融扶贫贷款200万元,顺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筹300万元,建设20个标准化毛木耳高效种植示范园和200亩的芦笋种植园区,项目预计每亩毛木耳可实现纯利润4万元,每亩芦笋可实现纯收入3万元,该项目生产及成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提高了种植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镇积极鼓励发展养殖业,引进了巨泰牧业蛋鸭养殖项目,该项目一期投资2000万元,占地200余亩,兴建40个标准化养殖大棚,引进16万只鸭苗,陈梁潘村引进的龙虾养殖项目投资300余万元,占地50余亩,赵河沟村村民集资购置59头鲁西黄牛发展肉牛养殖厂,养殖业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该镇农民的增收。
 
以“提品质”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增长点
 
  农产品丰收即滞销降价,这是多年来长期困扰农业发展的难题。该镇自加压力因地制宜,立足于自身区位优势,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模式,摆脱过往蔬菜生产销售走低端化、散户化的模式,今年以来共建设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7个,蔬菜拱棚40余个,针对市场上良莠不齐的韭菜货源,该镇打造“放心牌”蔬菜,在蔬菜出售时采用挂牌销售,铭牌上注明蔬菜的产地、生产者姓名、销售电话等信息,保证消费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放心食用,扩大了消费市场,农民收入显著提高。(马乾)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